相信每個女生都懂!當生理期來時,情緒起伏變大,可能上一秒還好好的,下一秒就突然爆炸,讓人措手不及。除了自己難受,還會影響到身邊的家人或朋友,尤其當你有一位(過於耿直的)伴侶。
這篇想跟大家分享上週我跟伴侶的衝突事件,以及後續的溝通與體悟。
一場因生理期情緒爆發的爭吵
前陣子剛好是我生理期&情緒風暴的時候。
我錄完 Podcast,站著滑手機放鬆。茶米(aka. 我的伴侶)突然說了一句:「妳的大腿脂肪堆積有點嚴重,是不是要去運動了?」
當下,我的情緒整個炸掉,忍不住嗆回去:「你現在是在嫌我嗎?!」
還越來越生氣,直接對他開噴:「你覺得我不夠努力嗎?」
…這當然不是一場愉快的對話,就是吵架!
後來冷靜下來,回想茶米的口吻,語氣沒有惡意、甚至有點結巴…(雖然用詞真的是毫不修飾),只是當下的情緒讓我無法理智思考,導致這場爭吵。

除了感受,更可能是「投射」了過往的回憶
我想了一下,為什麼我會對這句話反應那麼大?
原來,這並不只是因為茶米說的話(現在想還是會生氣),而是因為我對自己身材的焦慮一直存在。從小到大,家人、朋友甚至社會上的觀念,都讓我覺得「女生一定要瘦才好看」。
我阿嬤以前還會拍拍我的大腿說:「哎唷,你這裡胖嘟嘟了啦!」
前幾年,我開始運動健身,努力讓自己變瘦、變健康,但這種「身材焦慮」一直沒有消失。
所以,當茶米講出那句話時,我的腦袋其實是投射了「過去的傷害」,而不是單純對現在的對話做出反應,把累積的情緒一併噴發出去。
嘗試非暴力溝通看看
之前也有過兩個人吵架爭執不休,就買了「賴佩霞-我想跟你好好說話」這本書,裡面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說明非暴力溝通 (NVC),讓我們可以把自己的感受好好說出來,更利於溝通。
非暴力溝通的 4 個步驟:
- 觀察:描述發生的事情,而不是直接批評。
例如:「當你剛剛說我變胖的時候……」 - 感受:說出自己的感覺。
例如:「我感到受傷,覺得壓力很大。」 - 需求:說明自己真正的需求。
例如:「我希望自己能按照自己的方式管理身材,而不是被提醒。」 - 請求:提出具體的請求。
例如:「下次如果你關心我的健康,可以用比較鼓勵的方式,或是問我願不願意聊這個話題。」
另外,當情緒來襲時,我也學會 先給自己一些空間,讓自己冷靜下來,而不是馬上反應,這樣能減少衝動說出傷人的話。
...以上都是理想狀況,說得容易做得難。🙃
我願意努力嘗試,但這邊隔空呼籲茶米:不要在我生理期來的時候惹我,因為我會直接暴力溝通唷^_^
一起加油吧!
最後我也發現,其實自己以前對身材的焦慮,很多都是來自外界的標準,而不是自己真正的想法。現在回頭看,當年 55 公斤根本不胖,卻一直覺得自己需要變更瘦,真的有點好笑。
不過要撕掉這個自我標籤,也真的需要時間來慢慢磨了...
情緒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,沒辦法完全控制也沒辦法壓抑,但我們可以選擇 如何回應它。當我們學會管理自己的感受,不讓它影響我們的行動,就能擁有更健康的關係,也讓自己更自在。
下一次當茶米又說了一些「地雷發言」時,我會先深呼吸,告訴自己:「冷靜,冷靜」,然後用 非暴力溝通來好好溝通,而不是直接開戰……應該吧!(笑)
完整內容收聽👇
免費訂閱電子報
跟你分享有趣or有用的事!有人類圖、斜槓生活、日常覺察
以下是我常出沒的平台~